摄政王妃  第34章

作者:渺渺      更新:2020-12-19 15:42:09      字数:1144
  ……善后?原来,这就是当初欧阳芸落水的原因,真是无妄之灾啊。
  “那名女子便是我么?”已经知道答案的她语气不见半点惊讶。
  他垂下眸,“是。”
  “所以,当日是燕青推我落水的?”她做最后的确认,不知为何,在揭开一切后,反而有如释重负之感。
  “是。”他依然承认,不自觉将她拢得更紧,生怕一松懈她便会自他怀里消失一样。
  他将她搂得太过严实,欧阳芸略感不适地皱起眉头,正想挣扎,又听见他在耳边幽幽说道:“但,便只有那一次。”也是唯一的一次,自那之后,他不曾有过伤害她的念头。
  她背对着他,看不到他的表情,却能从他狂乱的心跳声辨出他的心绪,只怕这像谪仙一样的人,此刻脸上正挂着她不曾见过的无助神情。
  她缓缓垂眸,他的心意令她迟疑了,如今已经不是相不相爱的问题了,在一条无辜生命被牵扯进来后,她便不能这么自私地只想顺从心衷,至少,她该还喜儿一个公道。
  “那,喜儿呢?不是你让燕青下手的么?”说到喜儿,欧阳芸语气不由得激动起来。
  “喜儿之事与我无关。”
  “那,究竟会是谁……”她低喃,思绪翻腾,又问:“张德之呢?张德之难道不是燕青杀的?”
  “燕青追上张德之时,他已经被灭口,胸口一刀毙命。我让仵作验过喜儿的尸身,并无其它明显外伤,只有心口上的致命刀伤,研判应是短刃近身刺入,遇害方式与张德之雷同。”
  身上无明显外伤,表示遇害之时并未挣扎,行凶者定是喜儿相识之人,如此一来,范围便缩小许多,但也不排除是凶手刻意误导,听说张德之事件最后仍不了了之,她不希望喜儿事件也是如此。
  “王爷,我本欲置身事外的,可如今赔上喜儿一条命,我便不能坐视不管。我不知道那诏书对你们究竟有何重要,我只知道你们都太草菅人命了,既然是你们种下的因,便得由你们来善后,王爷该给我还有喜儿一个交代。”
  “这是自然。”即便她不要求,他也不会放任凶手逍遥自在;那人离他们太近,喜儿的事情提醒了他,她其实暴露在危险之中,如若今天凶手针对的是她,那么恐怕死的便不喜儿而是她了,他该庆自己醒悟得不算晚吗?!
  “芸儿,你愿信我么?”
  “我只信我自己的心。”事情未明朗前,任何人都不可尽信,她只相信自己,她甚至怀疑凤冬青早就知道张德之的死与摄政王无关,却故意语焉不详误导她;人心复杂至此,还谈什么信不信?能信者,唯心而已。
  他低低一笑,“那也无妨。”至少她的心此刻仍是愿意相信他的,这便足够了。
  “王爷是否已经知道遗诏的下落?”
  “嗯。”
  “那为何王爷不积极取回?”较之先前的汲汲营营跟现在的按兵不动,他的做法真令她困惑了。
  “因为,小六不会将遗诏公诸于世。”他语气肯定。
  闻言,欧阳芸长叹一声。果然,他早就知道诏书在凤冬青手上,按兵不动,怕是另有盘算吧?
  “王爷是何时知道诏书在陛下手上的?”
  “从你告诉我,小六问你还记不记得皇灵寺的事情时,我便猜到了,只是一直没去证实。”
  “所以,三道诏书中,当真是两道假,一道真?”
  蔺初阳闻言内心一震,“你……忆起当天的事了?”只有看过真的人,才能窥破这项秘密。
  “没有,是陛下说的。他以为我失忆是装的,所以便肆无忌惮在我面前说了这事。”藉由他人口中拼凑出的事实,跟她有没有想起其实也没有差别了。
  想到此,欧阳芸再叹口气,心烦意乱的她直觉欲起身,然而他却将脸凑了过来,下巴抵在她肩上,缓缓在她耳边低语:“芸儿,本王与你说个故事好么?”
  不待她回应,他继续说:
  “海外有一岛国名唤渤海,先父太祖皇帝曾游历至此,惊见该国公主倾城容貌,强娶而回。那时公主正值双十年华,然而太祖皇帝却已逾耳顺之年;公主被迫远嫁后,终日郁郁寡欢,那时正逢先皇刚被太祖皇帝立为储君;某日,先皇与公主在御花园中偶遇,两人年纪相当,相谈甚欢,最终日久生清,甚至珠胎暗结……”
  话势略微停顿,他低低一笑,笑声有几许悲凉,听得她内心微微一恸,片刻,他才又接着说:
  “太祖皇帝得知后非常震怒,下令封口同时,并对所有知情的人进行屠杀,再下令以毒酒赐死渤海公主,并且废掉先皇储君之位。先皇母妃得知后便苦苦哀求太祖皇帝手下留情,太祖皇帝念及父子之情便将此事按下,本欲过几日再行处置;岂料三日后太祖皇帝突然驾崩,先皇顺理成章登基为帝。先帝后所下的第一道诏,便是将渤海公主放出宫,且对外宣称渤海公主怀有太祖皇帝遗腹子。”
  
  听到这里,她恍然大悟了。
  太祖皇帝的驾崩,只怕是先皇为求自保先下手为强,既能保住储君之位,又能保住爱人的性命,然而先皇做了这么多,却依然不能与心爱的人厮守,背后应是有人从中阻挠;而能牵制一国之君又知道事件真相者也只有先皇母妃了。
  渤海公主,就是摄政王的母妃。
  摄政王与先皇居然不是兄弟……而是父子!
  难怪总听人说,先皇疼爱这位同父异母的手足胜过自己的亲生骨肉,想不到竟是这番曲折。
  从古至今,皇室的斗争又何曾手软过?他轻描淡写说的这些往事,于当年不知是何等的惊心动魄。
  “为何有太祖皇帝赐姓一说?”听到这里,她大致都明白了,就是太祖皇帝赐姓一说时间点好像搭不起来。
  “那是皇姥姥的意思。她说,先皇得位不正,罪其一;罔顾人伦弑君弑父,罪其二。皇姥姥心里有气,却又狠不下心来大义灭亲,只好转头将气出在母妃和那时还尚未出生的我身上,摘去凤姓跟从渤海母姓,终身不得踏入帝都半步;偏不巧,当时正逢渤海内政动荡,夺谪斗争也在渤海如火如荼进行。大事底定后,渤海竟是面临无人继位大统的困境,渤海皇太后辗转得知长公主蔺瑶被放出宫,又得知长公主遗腹子未被纳入凤氏宗籍里,即派使节欲迎回长公主与其子,皇姥姥得知后,遂下令我母子二人终身不得离开凤国境内半步。”

美的集团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