惆怅还依旧  第18章

作者:梁凤仪      更新:2021-01-07 02:50:20      字数:1026
  经傅易这么一说,穆澄就有点靦腆,他无形中提起那宗有关她和棋叔的传言来。
  倒是卢展棋大方,他主动加入话题,反而使气氛好过:
  “那时,我和傅易都担心你初入行,抵受不了酸风妒雨,以及是是非非,谁知你管自埋头写作,完完全全没事人一个,连相关语都在文章中寻不出来,这真是太令我们兴奋的一着,穆澄,令我们安乐尤在其次,最难得是因此赢得了读者的信心,他们不会捧一个状若麻疯,专门撩是斗非,一天到晚骂街的泼妇!”
  一定是受了鼓励,穆澄大著胆子说:
  “那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
  卢展棋干笑,呷了一口茶。傅易代他发言:
  “完全是无中生有。那段你投稿去中商日报的日子,只为棋叔用多了你的稿件,旁的人心生不忿,于是诬指棋叔偏私,帮助自己的女朋友成名!”
  事隔多年,穆澄仍轻声惊呼。
  无中生有的是非,其恐怖的震撼力,令人不能自已。
  棋叔这才补充:
  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我懒得分辩,干脆想办法把你介绍到中西日报去,你的文章实在好,胜在诚恳真实感人,切合时代需要,因而一说即合。没想到这些贫咀烂舌之士,因看你是初生之犊,声势凌厉,故而东拼西凑的把能破坏你的名声的资料纠集,旨在挫你的锐气。”
  “结果锐气没有被挫倒,你反而赢得了明眼人的赞许,你在读者心目中反成了个公正健康、磊落大方的人!”
  傅易这么说,一派洋洋得意。他年纪比棋叔小,是新一派的编辑,有他的豪气在。
  这一次的见面,解了多年的谜。
  实则上,回想起来,那个谣言之谜揭不揭晓也无所谓。时间一过,从前种种都不再重要,紧张的是将来。
  因而,棋叔也指点了穆澄的将来。
  他说:
  “一定要进军出版界了。”
  穆澄把兴奋的心情硬压下去,很有点犹豫。
  能在报纸上有写作的园地,已经很难能可贵,穆澄不敢对自己的写作前途抱太大的奢望。
  傅易是比较年青而心直口快的,他附和着卢展棋对穆澄的鼓励:
  “棋叔说得对,在工作上头要有风驶尽里,一定要寻求突破,在写作行业上找出路,在写作行业上找出路。只有喜欢读你文章故事的读者,会掏腰包,买你的书。”
  “他们会吗?”穆澄茫然而不肯定地问。
  “他们会的。”卢展棋答。
  “在外国,作家根本不写每日专栏,他创作了书,直接交给出版社发行。书籍与报纸是两种不同的媒介,向读者提供不同的享受。”
  傅易说这番话时,真有点像个生意人的口吻,并不像个编辑。
  穆澄这个感觉不久之后就被证实不是敏感了。
  她讷讷地回应:
  “我没有门路。”
  “有麝自然香。穆澄,你放心,我们会为你留意。”卢展棋说:“且,傅易快要转工,到一家具规模的出版社去工作。他的才干不只在文化上头,涉足商界,更有发展。”
  穆澄因着金风的去世,而第一次拜会了卢展棋,是的确其建设性的。
  短短两个月后,傅易把一份艺文出版社的合同放到穆澄跟前时,她开心得双手抱住自已,有一点点不知所措。
  傅易说:
  “这是我加盟艺文的第一个贡献,我相信你会成为我们旗下的一粒亮晶晶的写作明星。”
  说这番话时,是在许多许多年以前了。其时,傅易也不过是本着尽力鼓励穆澄而作的夸大之辞,完全没有想过多年后的今天,真的流行每间出版社都有旗下红星,至少宛如电影公司的模样,有了对象群众认可的偶像。就是卖座的保证。
  穆澄进军写作界以致出版界的过程,其实是算十分顺利的了。
  她有时也诚惶诚恐,疑幻疑真。
  过去了这许多年,她在文坛的地位已然确立,成为书店的销畅读物皇牌,读者心目中的一个挚友良朋,穆澄仍然周时不敢过份自信。
  这天,她穿戴整齐,去踉卢展棋茶叙,很自然地就表达了这重心意。
  “棋叔,我是真正幸运的人了,最低限度有缘跟你认识,得你提拔。”
  “穆澄,说你的作品跟你的个性不吻合,可又不是。然,能写如此配合时代感情与精神作品文章的人,竟有古老保守的头脑,真是少见!你那得人恩惠千年记的思想,是过时了!凡事也靠你的努力!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幸运!”
  “就是为此,每天早起,我都问自己一句话,今天我的书会不会再不畅销了?”
  “顾虑是需要的,因为我们最重要的是可以好多久。但过份忧疑就未免庸人自扰。”
  “棋叔,每次见你面,都好像打了一支强心针似的。”
  “那么多请我饮茶吧。反正以后我们见面的时间不多了!”
  “为什么呢?”穆澄惊问。
  “我考意退休,到加拿大去定居了!”
  “你还年青呢!”
  “六十岁出头了!”
  “世界许多成功人物是自六十岁才开始的。”
  “我从十四岁出道至今已经四十六年,是太累,老早应该休息了,我不知多渴望只是看书写字,安度晚年,若不是经济环境不许可,我老早已经成行。”
  说了这句话,彼此都默然。
  一阵子,穆澄才说:
  “报馆的公积金很微薄是不是?”
  “跟巴士公司工人的待遇相去不远。”
  实展棋苦笑。
  真是无话可说了。文人生活清苦,似有积习难返之势,好像贩卖文章与从事文化的人,都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生活重担,和经济的迫害。
  名与利二者一向不可双收,自古皆然。还是一般文人作茧自缚,认定了一谈钱财。立即变俗。只好跟贫穷结下生死不解之缘,才算是清。

美的集团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