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是有缘  第25章

作者:梁凤仪      更新:2021-01-07 03:00:24      字数:1075
  有生以来,拥有他的第一个独立办公室,不期然地有一份顾盼自豪。
  在那一瞬间看章德鉴,年纪骤然轻了几岁。那端正的五官,似在轻松跳跃,却有一份快意似的。
  人是出落得更多一点点的英伟。
  我看得呆了。
  怎么成功真能让人看上去比前潇洒漂亮?竟不让那些中选了的香港小姐专美。
  章德鉴把他的办公室的门关起来,跟我商议:“楚翘,这些天来你累坏了。”
  我笑:“我有哪个时候不是累坏的呢?不要紧。”
  “我有要事跟你磋商。”
  我睁着眼,等待他的问题。
  “你看,我们发展多一门生意,好不好?”
  我仍然没回答,需要多一些资料才可以考虑出个所以然来。
  章德鉴继续说:“我去非洲的这几次,认识了一位在近年移民该地的朋友,名叫麦忠信的老先生,他有一儿一女,儿子年前在跟随他到非洲营商时,结识了当地的一位华侨,结婚生子,继承了岳父家的那个果园生意,也就落地生根了。女儿在本埠,帮他经营旅行社的生意。这盘生意办得不怎么样,只为女孩儿家对生意经营到底天份有限,兴趣也不大!”
  说到这儿,章德鉴稍望我一眼,诚恐他言词之间有看低我的意思。
  我才不会这么小家子气。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,我并不轻易妄自菲薄。
  “只为麦忠信的老妻一心偏着儿子,老想含饴弄孙度晚年,故亦再不愿回到本城来。麦忠信年华也差不多了,其他贸易生意要结束,也还不太难;只是那间旅行社,就此关闭了似乎可惜,到底是多年字号,很有些长期商业客户,维持开支是足够的,营运下去,可又没有大发展,故此希望能有人接手。”
  “他索价若干?”我立即问。
  “还未开价,大概很有得商量。”章德鉴诚恳而略带紧张地望住我问:“你认为可以考虑将之买下来吗?”
  “资料还未足够。原则上,我是赞成的。”
  理由十分简单,搬了新写字楼,地方宽敞了,人手加强了,各种用度使费增多了,如果生意种类与金额依然故我,就等于赚少了。
  趁那麦忠信老先生仍在香港,章德鉴带同我跟他见了两次面,很实在的研究那盘旅游生意。
  与此同时,我摇了个电话给一位大学同学廖海慧,约她见面。
  廖海慧目前在旅游协会任职,晋升得相当快。在大学里头,她其实比我高两班,然,因为同住女生宿舍,故而相当熟谙。
  我开门见山地问:“海慧,旅行社的生意好不好做?”
  海慧答:“前景是有的。现今的趋势已经明显,本城的人对于便捷的交通已经起了良好的回应,大家都肯把头探出去,看看世界。另一方面,来香港旅游的人,数字在这几年是直线上升,因为内地开放的缘故,停留在香港的需要和吸引力更大。旅行社的生意量是乐观的。”
  海慧还向我提供了他们记录下来的港人外游与旅客访港的数字,年来跃升的百分比是惊人的。
  然而,有市场只是第一步证明生意有可为,并不等于盈利丰富、甚至会有钱赚。
  有很多生意,都是其门如市,结算下来,仍要亏损,教人啼笑皆非、欲哭无泪。
  旅游业生意不知会不会有这层顾忌?
  以此相问,廖海慧老实地答:“楚翘,你问对了,办旅行社正正是有这个毛病。生意额多,然而,盈利比例并不大。不过,有个好处是有大量现金,流通量广。”
  那就是说,要看经营的手腕了。
  如果可以控制成本,主要是写字楼租金与职员薪金、宣传广告等,而又同时能将手上的现金尽量发挥作用,才能使盈利增加。
  我已心中有数。
  除了海慧之外,我又切切实实地跟李念真商量,主要是想看清楚本城的投资气候概况。
  现今每个家庭计划都把投资放在一个重要地位上去。单靠一份牛工,以及退休后的公积金,是绝对入不敷支的。
  家庭也只不过是商业机构的缩影。
  能够把赚回来的钱,作为投资本钱,是累积资产的捷径。
  最近,我又读了一篇关于美国社会的经济营运文章。美国人是越来越流行先使未来钱了。每人都将自己手上持有的一切资产,拿去典当,套取现金,再放到各类形态的投资之上。
  那些资产,除了是指固定的实物资产,例如房屋、股票、债券、汽车等之外,还包括个人的学识、职业、专业资格在内。换言之,每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赚钱能力拿去抵押。
  财务集团对于这这等生意尤其踊跃。为数不少的医生、律师与画师则都被受鼓励,拿他们的执照去做按揭,帮助他们增加投资的本钱。
  事实上,专业人士的未来收入是相当稳固而肯定的。有学识的人,相对之下也是有品德的多,故而不会无端怠惰,而成为游手好闲、好食懒做的失业汉,且更不会在有能力之时不去清还欠债,故而做这种人的生意,是大有可为的。
  另一方面,专业人士是有固定优厚收入的高级打工仔,以自己的资历借贷作为投资本钱,无非是透支一笔早晚会放到口袋里的现金,以利息平衡通货膨胀,一般是游刃有余的。
  当一个人、一个家庭、推广而到一个机构,在有了固定的财政来源之后,而不思拓展方式,就未免跟不上潮流风气而变成落伍了。
  何其不幸,社会进步神速得实在不可能再接受落伍一族,他们只会被日求进步者抛挤,淘汰出局。
  香港当然是一个很能跟得上世界经济大气候转移的摩登城镇。
  欧美各大国仍然在经济进程上领潮流之先,这是无容置疑的。
  从前香港并没有超级市场,主妇们就算刮风下雨都必要上街市,宁可溅得满脚污渍泥泞,甘之如饴。整个中区的人午膳时间极短,也只有光顾云吞面铺,因为还没有快餐店。
  如今,紧随着欧美的步伐,各式超级市场以及即食快餐店,如雨后春笋地林立本城。

美的集团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