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路  第3章

作者:席绢      更新:2020-10-22 16:45:55      字数:1213
  所以,沈云端小姐绝对不愁嫁,更不愁高嫁不被接纳。她太出色了!
  当然,沈云端小姐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。
  沈云端小姐因为是沈家未来的希望,更因为尚未出生就失去了父亲,自然从出生那一刻起,就深受祖母与母亲完全无保留的溺爱,从小到大,绝对的惯着顺着,断不容许任何人冒犯她,连一丝一毫的违逆都是不允许的。
  当然,这些指的是功课以外的任何事。
  如果沈云端不是个女子,而是男儿,恐怕定然会被惯成凤阳城一霸,欺男霸女、杀人放火什么的,想来也不会有人敢管。幸而她是个女子,如若养成骄横性子,也顶多窝在自家宅邸里刁难丫鬟、骂骂嬷嬷婆子什么的。
  当然如此显赫门庭的沈家,通常自幼以诗书礼仪教养,倒不至于将一名嫡女千金教育成出格娇蛮无仪的模样。所以,沈云端是个看起来很合格的千金小姐,至少她没有很张扬的个性,向来就乖乖学习着那些足以压死人的课业,在每个教师考核着学习成果时,都能博得一定的好成绩,让她美名顺利传扬出去。
  沈云端喜欢各种对她的赞誉。这也是她一直以来非要保持着好成绩的原因。有些事情不需要人教,就能无师自通。比如她从小就知道,身为沈家唯一的孩子,即使只是嫡女,整个沈家的荣华富贵都是她该享用的;然后,更从祖母与母亲的期望中明白,如果她表现得愈出色,就能得到更多的疼爱,那种疼爱是来自于沈云端本身,并且大于嫡女血亲。
  她的出色,会令她获得诸多优待与信任。
  比如一个月两次出门礼佛的机会;比如每年春夏两季可随意到城外庄园小住一段时日,赏春避暑游玩松快一阵子;比如可任意取用自己的月银,而不必被教养嬷嬷掌控、被祖母控管。因为她沈云端是如此的知书达礼、如此的品学兼优;小小年纪就不教大人担心,总是体贴懂事……
  如果这样出色的大小姐是个嫡子就更好了。若是嫡子,何愁沈家不能重振昨日荣光,重新在京城立足——许多人都忍不住这样唏嘘着。
  但沈云端从来不因为自己是女儿身而遗憾。她喜欢自己是个女孩儿,是个身分如此高贵的女孩儿。如若她是男儿身,谁知道沈家长辈为了家族荣光,还会将她压榨成什么人不人、鬼不鬼的模样?
  十六岁的沈大小姐该谈亲事了,所以原本教授沈云端课业的二十几位教师,在认定大小姐学有所成之后,那些琴棋书画相关的、女红厨事之类的教席,都在拿了厚厚的谢师礼之后,被恭送出府。有意归家的,遣人一路送回故里,再远都送;有意另寻新东主的,也安排妥当,总之皆大欢喜。财大气粗又极爱脸面的沈家,任何举止、行事上就算无法面面俱到,也断不容许教人说声失礼。
  剩下的教师,其实也就是一些教养嬷嬷了。这些人共有六个,其中有三个是自幼就跟在沈云端身边,一个教她言行举止、待人接物各方面的礼仪;一个盯着她食衣住行穿着打扮上的仪态;第三个则是跟着沈云端,帮她管理居处的所有琐事,包括丫鬟与名下私产,并且根据随时发生的情况,提点沈云端如何理家管人,藉此了解人情世故,并学会如何当一个主子。
  另外三个嬷嬷虽是外聘进来,时日也不算久,但来历可不凡,皆是皇家恩典放出来的一流礼仪大家,向来是每个高门大户趋之若鹜想要招揽进来供奉着的。以沈家远在凤阳的情况来说,照理说是不可能一口气就得到三名嬷嬷,但沈老太君本身出身京城大家,幼年时更与当今太后有过几年情谊,对于这样的小事,只消请人进宫说一声,对太后来说并不是什么为难的事,何况沈家如今情况,太后就算给予任何方便,也不会在政治上有什么变动,于是在早几年前就允了。
  皇家教养嬷嬷的名头大于实质用处。所以沈云端的主要教养嬷嬷仍然是自小陪着她的那三位,而这三位从皇家请回来养老的大神,也就好吃好喝地供养着,平日陪在老太君身边说笑的时间多过盯着沈云端的言行举止。每旬三日讲课日,说的是皇家规范,命妇觐见礼仪,再者就是三从四德之类的东西,其实这些东西,沈云端那庞大的教师群早就教过无数遍了,就算沈云端再不学无术,也可以倒背如流了。
  沈老太君一切的努力与造势,都是为了将孙女嫁进京城里去,而且得是京城的高门大户,并且这个高门大户还得同意日后沈云端若生了第二个儿子,必须过继回沈家,支撑起沈家的门户!
  在半年来的挑挑捡捡中,京城所有适婚的、未谈亲事的青年才俊,都被沈老太君与沈夫人给仔仔细细挑了个遍。当然,并不是每个她们看得上眼的大户都会看得上沈家这样落败的人家,那些也得从名单里划掉。
  不再暄赫的沈家,其实也有其优势。至少,沈家非常的富有,而且,失去政治权势的沈家,与任何一个大户结亲,都绝不可能遭致皇家猜忌。对一些当权的官宦世家来说,清贵的沈家未尝不是一个适合的选择。
  婆媳俩忙了大半年,以最严苛的标准去选择淘汰,写在最终名单上的,就只有三户人家了。
  “长信侯叶家次子,威远伯张家四子,以及……永昌公周家三子……这个周家,可是当今皇后母家,未免也太显赫了……他们真有与我们结亲的意向吗?”沈夫人轻咳了两声,接过随身丫鬟端过来的冰糖炖梨汤喝了两口,才以中气不足的声音说道。
  老太君指着纸上写在最后的那个名字,缓缓道:
  “这个永昌公嫡出的三子,与前头两位兄长差了十五岁,算是国丈的老来子,据说生来体弱,文不成武不就的,一直就在家娇养着。万幸虽然无法进入朝堂获得一官半职,却也没养成骄横恶少脾性,并不如其他京城纨裤那样成日惹是生非,反而安静淡然,很是安分守己。”
  “没有一官半职,又或者一生都毫无建树,倒也不算什么,然而,这体弱……却是不得不多想想了。”沈夫人低眉顺眼,小心翼翼说着。
  沈老太君抬眼看了媳妇一眼,淡淡道:
  “我问过那三个嬷嬷,她们都见过这几个公子的。这些功勋大家的子弟,自幼都是在皇家学堂里与皇子们同窗过的。叶家次子武勇过人,有意考武举从军,豪言为国镇守边关,扫平一切犯境的蛮夷。而张家四子现为九皇子伴读,据说素有智谋,深受倚重……日后定然会进皇子府当参事长史什么的,日后……怕是处境十分风险,或有大起,可能大落。若是只求云端这一生安稳平顺,就不能选这两个孩子。有时身强体健,志向高远的人,比病弱的更容易薄命。”

美的集团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