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袋主母(上)  第23章

作者:寄秋      更新:2020-12-14 02:36:54      字数:1119
  也该是时候了。
  “是。”
  周叔到帐房领了银子,一刻也不停脚的坐上马车往县城赶去,听书的茶馆里闲汉子最多了。
  “你要他去办什么事?”神神秘秘的。
  “秘密。”皇甫婉容比了个“唬”的动作。
  “连我也瞒着?”夫妻要一条心。
  “你很快就会知道了。”就算她不说也会流到他耳朵里。
  到底有多快?
  真的很快。
  城里闲着的人实在太多了,一把一把的银子撒下去,街头巷尾如野火般燎起一股流言,从大人、小孩到快入棺的老人家都口耳相传,把这话说了又说,众所皆知……
  第七章 睡睡就熟了(2)
  “匡啷”一声,一只绘着长颈白鹤,象征长寿的薄胚青花瓷茶盅被扫落在地,白鹤的颈子断了好几截,散了一地,让人看了颇觉不祥,一旁的丫头缩头缩尾的,没人敢上前收拾。
  在赵府,所有的下人都知晓最不能得罪的主子是二少奶奶小谢氏,她在外头是知书达礼,温婉可人的贤淑媳妇,好名声在外,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堪为妇人楷模,可是一回到府内,那就是原形毕露。
  心眼小,眼界窄,脾气躁,善妒又爱吃味,心性高得受不得一丝气,只要在府外受了一点闲气,她一回府便朝下人发作,不管他们有没有犯错,眼神一溜看谁不顺眼,先打二十大板再说,打死了拿银子赔命,她气顺了比较重要。
  丫头、婆子都怕她,只要一看她脸色不对便躲得远远地,绝不往她跟前凑,以免成了下一个倒霉鬼。
  不过其实最叫人惧怕的是喜怒不露于外的太太谢氏,她表面呵呵笑的,边笑边品茗之际,地上一滩血,已然杖毙的下人口角溢血、两眼大睁不瞑目,她视若无睹的如同寻常老祖母呵宠着小孙儿的语气,春风漾柳的笑言道:“拉下去喂狗。”
  谢氏、小谢氏是赵府的两尊菩萨,说不得,碰不得,只能供着,谁落在她们手中只有粉身碎骨的分。
  仆婢们暗暗流传一句话——佛杀女菩萨。
  “呜……呜……姑姑,你叫我怎么做人?外面的人都说我是端着粗碗充玉盘,明明是继室出的二房媳妇,还到处跟人说是元配的长房嫡媳,说我是想银子想疯了,冒充长房想独占赵府财产,笑我的脸皮厚度有几寸……”
  哭得像只花猫的小谢氏满脸是泪水,她从一进门眼泪就没停过,手绢儿都换了五条,还是没能止住她的泪水,一脸的委屈,满肚子怨气,还有说不出的熊熊怒火。
  她几时受过这样的气了,好像从头到脚被人看不起,无论走到哪里,讥笑的异样眼光就跟到哪,臊得她根本坐不住,以团扇掩面,待不到半个时辰便匆匆离开,没法久待。
  她是做过那些事又怎么样,谁家的后院没几件糟心事,她也不过是想守着自家银子不流入外人的钱袋,何错有之?为什么他们只针对她一人说嘴,视她为万恶不赦的大坏人。
  长房没了由二房承继有什么不对?短命的大伯子早早辞世是他福薄,禁不起当家主事的大福分,那么他们二房就吃亏一点,独木支撑大局,必定把家产护得好好的。
  长房的遗孤?
  嘁!那么豆丁点大的娃儿能养活吗?谁叫他有那样不贞的娘亲,就算养得大也是丢人现眼,族人们不可能接纳名声有损的子孙,让他出族才是为他好。
  “是谁说的?”谢氏手中的茶盅又换了一只喜雀登梅,她摇摇手,让人拾起她摔落的碎瓷片。
  小谢氏呜呜咽咽地。“有陈太太,李夫人,齐二小姐,周姑娘,张二婶子,金六姨娘,三姑奶奶家的太太……”
  她说也说不完,几乎人人都点到名,人多到她觉得丢脸至极,泪如雨下,哭到眼睛都发肿了。
  “她们真的这么说?”他们和长房那些事已经过去好些年,怎会有人重提旧事,把老根刨出来?
  “她们还说姑姑你为了霸占长房的私产,还往长媳头上泼污水,手段卑劣的把人赶出去,简直和皇甫家有仇,还说你一文钱也没给大嫂,把她的嫁妆给扣下……姑姑呀!外头传得真的很难听,屎盆子整个往我们身上倒……”她受不了的和人理论,反被嘲笑一门毒妇,姑姑心毒,侄女手毒,谋人身家毫不手软。
  “还说了什么?”谢氏看似平静地喝着茶,面上清风徐徐,但实际上已气到持盅的手直颤抖。
  “姑姑,大表哥真是你买凶害死的吗?外面传着大表哥根本无心仕途,是你逼着他上京科考,他不去你还搬出祖宗牌位让他跪祠堂,跪到他自觉有愧……”连她都怀疑是姑姑下的手,姑姑是个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人。
  “我也是为了他好,希望他能光宗耀祖,咱们府里很久没出一个读书人,谁知……”她假意拭泪,面有戚色。
  谁知居然杀不死那个贱种!让他跳水逃生了,躲了几年又回府,打乱她精心算计好的局面。
  若是晚上五年,她便能说动老爷将财产全放到儿子名下,独房独嗣继承家业,尘哥儿若回来也晚了,顶多以旁支身分分他几亩地或几间铺子,再多也没有了。
  “可是我们真的拿了长房媳妇的嫁妆呀!大嫂那装首饰的匣子还搁在我梳妆台上,有几支小金钗我还赏了人……”要是得还大嫂,她还得想办法弄来还人,她不甘心花自己私房钱。
  “闭嘴,你这张嘴没把门的,谁说你拿了她的嫁妆,分明是她送给你添妆的,懂了吗?”她们要一口咬定,口径一致对外,不给外人留话柄,赵府丢不起这个脸。
  小谢氏面露憋屈的拭着泪。“姑姑,要不我们把长房的小侄子接回来养,别让人家说我们对他不理不顾,熬死了大的,逼死小的,二房心狠手辣,一个该执妾礼的继室也想占着元配的位置,妾就是妾,上不了台面。”
  姑姑每年大年初一都要入祠堂以妾礼向元配上香,从她嫁入赵府后从不间断,重规矩的姑丈一定要姑姑依礼跪拜,礼不可废。
  为了此事,姑姑和姑丈闹了几回,甚至装病不去,但姑姑只是一次不去,姑丈便将她禁足半年,夺她中馈,让她在“病中”好好反省,当初她嫁给他为妻时便知他早有元配,两人有年幼稚子,只是夫妻缘浅杨氏去得早才续娶。

美的集团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